孤独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时间:2024-06-21 20:06:01
- 热度:
孤独感会诱发补偿性消费行为(compensatory consumption behavior)。当我们感到孤独时,我们会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些对生活的掌控感,同时也会觉得生活变得缺乏意义,甚至觉得自己与周围的社会群体疏远。这会导致我们采取补偿性消费行为来进行心理补偿。常表现为:
1.偏好实体店消费。比如,你在孤独的时候可能会渴望与实体店的销售人员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从而更愿意前往实体店购买商品。
2.购买物质产品。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孤独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购买一些怀旧产品或二手产品。
3.偏好媒体消费。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孤独的时候会更加关注视频的弹幕信息,观看喜爱的电视节目,更多地使用Facebook、Twitter及WeChat等社交媒体,这是因为你想要通过与社交媒体之间建立准社交关系来补偿自己缺失的真实社会联系。
4.偏好体验型消费。在孤独的时候,你可能会选择一些具有社交属性的体验型消费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比如,与一群人一起喝啤酒。
其次,孤独感也会诱发回避性消费行为(avoidance consumption behavior)。孤独感来袭时,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启动,仿佛有一种“社交防护罩”在身边。这会提高我们对外界环境的风险感知,产生社会回避倾向,表现出自我中心的特征,希望与他人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这些心理特征会促使我们做出更多的回避性消费行为,具体表现为:
1.回避具有直接社会联系的消费活动。比如,你可能会在孤独的时候回避那些具有人际接触的服务消费活动(如,理发、按摩等)。
2.偏好自我关注的消费活动。比如,你在孤独的时候可能会更偏好悦己消费,选择给自己赠送礼物。
3.回避风险较高的消费行为。当你感到孤独时,对社会威胁刺激高度敏感,会将更多的注意资源分配到了负面信息上,认为自己容易受到潜在风险的影响,从而会回避一切风险较高的消费活动。比如,你在孤独的时候可能会降低对新产品和概率性商品的偏好。所以,在你感到孤独的时候,你可能并不喜欢盲盒促销模式。
另外,孤独感还会诱发非理性消费行为(ir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当孤独感袭来时,我们的购买决策可能会变得颇具冲动性和非理性。这是因为孤独感会损耗我们的自我调节资源,仿佛是一场负面情绪的飓风,使我们无法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结果就是我们可能会陷入冲动购物的漩涡,不计后果地挥霍金钱,寻找一种短暂的情感满足。比如,你可能会在感到孤独时购买大量不健康食品(汉堡或炸鸡等垃圾食品),试图填补内心的空虚。
最后,孤独感也会诱发独特性消费行为(uniqueness consumption behavior)。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下的我们可能会逐渐形成一种孤独的个性特质,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激发了独特性需求。为满足这种需求,我们会倾向于做出独特性消费行为,常表现为对符合自身孤独特质的产品更感兴趣,比如市场上较为罕见的小众品牌商品。